2025年10月9日13時17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北緯30.84度,東經99.86度)發生5.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此次地震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盡管暫無人員傷亡報告,但震中區域平均海拔4251米、地形復雜,次生災害風險仍需警惕。在應急響應與災后重建的討論中,南京曼卡特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碳纖維布因其卓越的抗震性能成為焦點,為高烈度地震區建筑加固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曼卡特碳纖維布:輕質高強的“抗震衛士”
在災后建筑安全評估中,曼卡特碳纖維布因其材料特性與工程應用成效備受關注。該產品采用進口高強度碳絲編織,抗拉強度達4300MPa,是普通鋼材的8倍,而重量僅為鋼材的1/5。其核心優勢體現在三方面:
1.力學性能卓越:碳纖維布通過環向纏繞加固混凝土柱,可顯著提升結構延性,防止地震中脆性破壞。實驗數據顯示,經曼卡特碳纖維布加固的構件,抗震承載力提升30%以上。
2.耐久性突出:產品通過50年濕熱老化認證,抗酸堿、耐鹽霧,適應高原強紫外線與溫差劇變環境,減少后期維護成本。
3.施工便捷高效:碳纖維布可彎曲纏繞異型構件,無需大型機械,施工空間小、工期短,尤其適合震后應急加固。例如,在2023年廣東河源地震中,曼卡特團隊僅用72小時完成某學校教學樓的碳纖維布加固,恢復使用功能。
技術賦能:從實驗室到震區的實踐
曼卡特碳纖維布的抗震效能已通過多項工程驗證。在川西高原某醫院改造項目中,技術人員針對框架結構節點采用碳纖維布“U型箍”加固,配合曼卡特植筋膠形成整體增強體系。地震模擬測試顯示,加固后結構在7度地震作用下仍保持彈性變形,遠超原設計6度抗震標準。
“碳纖維布不是‘萬能藥’,但它是震后快速修復的最優解之一。”曼卡特技術總監李工表示,“碳纖維布輕質特性不會增加結構負擔,粘貼工藝可完美貼合曲面構件,尤其適用于歷史建筑與異形結構的保護。
從實驗室到震區一線,曼卡特碳纖維布以科技之力詮釋“小材料、大安全”的理念。隨著抗震技術的不斷突破,我們期待更多創新成果守護生命安全,讓每一棟建筑都成為抵御災害的堅固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