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北斗三號系統提供全球服務一周年有關情況。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衛星導航專利累計申請7萬件,位居全球第一。
冉承其介紹稱,北斗系統作為新中國成立七十年取得的十大輝煌成就之一,一年來在系統建設、應用推廣、國際化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諸多成果。
2019年實施7箭10星高密度發射,北斗三號所有中圓地球軌道(MEO)衛星完成組網,標志著北斗三號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服務精度、可用性、連續性等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預期要求,水平和高程定位精度實測均優于5米。
初步形成星基增強、精密定位、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服務能力、已提供地基增強完全服務能力,構成了集多種服務能力于一體的北斗特色應用服務體系,2020年將為用戶提供精度更高、性能更優、功能更強的多元化服務。
冉承其表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服務體系1.0版本,北斗精密單點定位信號和B2b信號接口控制文件測試版,以及北斗系統發展報告4.0版,上述文件已于今日在北斗系統政府網站同步上線。
此外,支持北斗三號新信號的22納米工藝射頻基帶一體化導航定位芯片,體積更小、功耗更低、精度更高,已實現規模化應用。北斗正在向鐵路運輸、內河航運、遠洋航海、航空運輸以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方面縱深推進。
近年來,我國衛星導航專利申請呈快速增長態勢,截至2019年底,累計申請7萬件,位居全球第一;北斗國家標準和專項標準陸續發布,應用產業保障環境逐步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國產北斗基礎產品已出口120余個國家和地區,基于北斗的土地確權、精準農業、數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盟、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得到成功應用。
北斗全球信號技術指標基本完成驗證,計劃2020年進入國際民航組織標準;支持北斗三號新信號的首個5G移動通信國際標準成功立項;正在開展北斗中軌搜救載荷相關標準文件制定和入網測試;首個北斗船載終端檢測標準通過國際電工委員會審議。
冉承其表示,2020年6月前,計劃再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北斗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2035年,將建成以北斗系統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國家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體系,進一步提升時空信息服務能力,實現北斗高質量建設發展。
軟件行業協會是軟件行業與政府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持續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那么中國軟件協會有哪...
網絡行業協會是網絡行業與政府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持續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那么中國網絡協會有哪...
地圖導航是現在很多人手機里面必備的APP,現在的地圖導航能精準到只要隨便報一個有招牌的地方...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北斗三號系統提供全球服務一周年有關情況。中國衛星導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