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是指為了醫療或醫學研究,對人體或人體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它包含以下兩個相對獨立的研究方向:醫學成像系統和醫學圖像處理。前者是指圖像行成的過程,包括對成像機理、成像設備、成像系統分析等問題的研究;后者是指對已經獲得的圖像作進一步的處理,其目的是或者是使原來不夠清晰的圖像復原,或者是為了突出圖像中的某些特征信息,或者是對圖像做模式分類等等。
1、醫院里能接觸到的具有輻射的檢查有B超、乳腺鉬靶、X線、CT、核磁等,其中CT與核磁共振對身體非常安全。X線檢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拍片子”,它的輻射劑量對人體來說非常低,只有0.1毫西弗,相當于人類在地球上生活10天所受到的自然輻射。
2、乳腺鉬靶標向的輻射劑量相對稍大,大概是0.3毫西弗,相當于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一個月所受到的自然輻射。這一檢查對女性健康非常有利,以一年做一次的頻率,身體承受的劑量絕對在安全范圍之內。
3、CT檢查的輻射劑量相對就要高一些,但是臨床醫生會考慮到這一點,不會給患者亂做含有輻射風險的影像學檢查。在新冠肺炎疫情比較嚴重、缺乏核酸檢測的時期,也引入了CT檢查來幫助患者盡快確診,但這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辦法。
4、最昂貴、輻射劑量最高的是PET-CT檢查,實際上它是把核素掃描和CT的檢查合二為一,低劑量的PET-CT一次性產生的劑量有10毫西弗左右,高劑量的可達到20~30毫西弗。考慮到這個因素,醫生大多數情況下不會給病人輕易開這種檢查。
5、對患者和家屬而言,正常情況下醫院的檢查是安全的,不必因為存在輻射不做檢查,但是也不要因為過度擔憂自己的身體而多做醫學檢查。
1、X射線設備:通過將X射線穿過人體,這種設備可以產生骨和軟組織的圖像。
2、CT掃描設備:這種設備使用X射線和計算機技術,可以產生內部器官和組織的三維圖像。
3、MRI設備:利用強大的磁場和無害的無線電波,MRI設備可以在不使用X射線的情況下生成內部組織的清晰圖像。
4、超聲波設備:通過將高頻聲波傳輸到人體內部,這種設備可以產生內部器官和組織的圖像。
5、核醫學設備:這類設備使用放射性物質來生成體內器官和組織的圖像,從而幫助醫生確定疾病的位置和嚴重程度。
1、心血管疾病:醫學影像設備可以用于檢測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心房顫動等。
2、癌癥:醫學影像設備可以用于檢測和監測癌癥的生長和擴散,并確定治療方案。
3、神經系統疾病:醫學影像設備可以用于檢測和治療腦膜瘤、腦出血、中風等神經系統疾病。
4、骨折:醫學影像設備可以用于診斷和治療骨折。
5、產科:醫學影像設備可以用于監測胎兒的發育情況和診斷胎兒缺陷。
1、對于CT影像的片子,一般需要專業人士才能看懂。普通人群拿到CT片子以后,只能看到基本信息是否為本人,比如每幅圖像的左上角、右上角,一般會標明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檢查的具體日期,以及醫院的名字。
2、患者要區分片子的正反面,可以根據患者的姓名拼音順序來辨別。一個片子主要分為四個區域。左上方為機器型號以及圖片的相關信息;左下方是掃描的條件;右上方為患者以及檢查的信息;右下方為顯示的視野。檢查日期的順序為年、月、日,檢查時間會精確到秒。
3、同時患者可以看檢查報告的結論,普通人能看懂一部分,比如如果CT報告正常,一般會寫所檢查的部位未見明顯異常。如果有占位性病變,報告上也會提示,比如肺部有炎癥或者頭部有血管疾病,這些都會有所提示。
包括B超、CT、核磁共振等檢查,囊腫在進行醫學影像檢查時,表現為囊性占位性病變,囊腫外面存在包膜且邊界清楚,包膜內為軟組織,主要為液體,密度較均勻,內部沒有血液供應,生長較緩慢。腫瘤的影像學檢查,大多提示為實性占位性病變,常有包膜不完整、邊界不清楚的表現,一般沒有液體成分。腫瘤內常能看到豐富的血液供應存在,且生長速度較快。
1、醫學影像學和醫學影像技術的針對性不同,影像技術學是針對操作技術學習。影像學是包括診斷和技術方面,影像學范圍更廣。醫學影像技術主要分對比劑、傳統X線攝影、數字X線攝影、計算機斷層掃描、磁共振成像、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圖像顯示與記錄。
2、醫學影像學是研究借助于某種介質(如X射線、電磁場、超聲波等)與人體相互作用,把人體內部組織器官結構、密度以影像方式表現出來。醫學影像技術還包括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輔助診斷、圖像存檔與通信系統、醫學影像質量管理與成像防護、醫學影像技術的臨床應用。
3、醫學影像技術更偏重于理工科,比如對物理、計算機編程要求比較高,VB、C語言、宏匯編、單片機都要學,當然還有圖像處理,因此對英語要求也高,因為很多都是英文操作的。醫學影像學診斷方向的更接近臨床,除了學各種影像診斷的專業課以外,臨床醫學專業學習的部分臨床課也要學習。
1、接待病人對常見疾病的咨詢,診斷以及病假審核等。配合診斷醫生完成搶救工作;
2、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年度健康體檢;
3、負責常規及特殊攝影工作,與相關醫護人員配合完成造影、CT、MR、檢查等機器操作,確保攝影質量;
4、負責設備正常運轉的日常保養,輔導及監督非專業人員使用設備;
5、對放射技術專業實習生進行帶教育培訓;
6、定期參與集體閱片、臨床會診以及疑難病例診斷治療工作;
7、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完成攝像工作,提示病人穿戴防護用具,防止事故發生。
1、醫學影像學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醫療衛生單位從事醫學影像診斷、介入診斷學和醫學成像技術等方面的工作。例如,臨床影像、超聲診斷、放射診斷等。
2、醫學影像學就業前景
醫學影像學是一門輔助臨床醫學,跟臨床有密切關系,考試也是考臨床相關,因為醫學影像學專業是近些年才興起的,再加上中國各2、3線城市發展起后很多醫院都強化輔助科室,進入新科技,這類專業醫生比較缺,就業前景較好。
全國醫學影像學開設的大學有: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蘭州大學、蘇州大學、鄭州大學、江蘇大學、南昌大學、青島大學、南通大學、石河子大學、三峽大學、青海大學、南華大學、華北理工大學、延安大學、紹興文理學院、北華大學、大理大學、湖北科技學院、湘南學院、重慶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山西醫科大學、西南醫科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西安醫學院等等。
醫學影像學專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人體解剖學、組織學和胚胎學、影像電子學基礎、生理學、病理學、放射物理與防護、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醫學影像設備學、醫學影像設備管理、醫學影像成像原理、醫學影像檢查技術、醫學影像診斷學、超聲診斷學、介入醫學、核醫學、放射治療技術及營銷、物理學、超聲診斷、放射診斷、核素診斷、介入放射學、核醫學、醫學影像解剖學、腫瘤放療治療學、B超診斷學等。
醫學影像學專業可以考慮醫師資格證,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不可以考醫師資格證。醫學影像學的醫師資格證是醫學影像學專業醫師的執業資格證書。醫學影像學是一種利用醫學影像技術進行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學科。醫學影像技術包括X線、超聲、CT、MRI等。在醫學影像學領域,醫師需要具備扎實的醫學基礎知識,掌握醫學影像技術的操作技能,能夠準確判斷影像中所反映的疾病類型和程度,并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獲得醫學影像學專業醫師資格證需要具備以下條件:首先,需要獲得醫學影像學專業的學士學位或者碩士學位;其次,需要參加國家或者地方組織的醫學影像學專業考試,并獲得及格成績;最后,需要完成規定的醫學影像學專業培訓,并經過臨床實踐訓練,達到能夠獨立從事醫學影像學工作的水平。
GE醫療始于1892年美國,GE集團旗下醫療健康業務部門,全球領先的醫學成像、監護、數字醫療技術提供商,通過提供智能設備、數據分析、軟件應用和服務,實現從疾病診斷、治療到監護的全方位精準醫療生態體系。GE醫療于1979年在中國開展業務,在中國共建有四大全球生產基地,為全球開發領先的醫療產品與技術。
西門子醫療成立于1896年,西門子集團旗下核心部門,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企業,為醫學影像、醫學診斷、醫療信息技術、聽力設備等領域的佼佼者,通過全面實現數字化醫療,助力醫療服務提供者在各自領域推進精準醫療、轉化診療模式、改善患者體驗。西門子醫療在全球范圍內持有1.8萬項專利,在全球超過70個國家提供產品和服務。
聯影是一家專業從事醫療影像設備及其相關技術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自主研發、生產分子影像、磁共振、計算機斷層掃描儀、X射線產品等全線高端醫學影像診斷設備及精準放療設備。融合前沿技術,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云端協同共享、海量診療級大數據深度挖掘應用,提供醫療信息化、智能化解決方案。
始于1991年深圳,上市公司,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與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于臨床醫療設備的研發和制造的企業,主營業務覆蓋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醫學影像三大領域,其呼吸機產品在國內外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邁瑞醫療在中國超過30個省市自治區設有分公司,其研發、營銷和服務網絡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及地區。
飛利浦旗下,全球領先的健康科技公司,在心臟監護、緊急護理和家庭醫療保健等領域享有盛譽,其主要業務包括診斷與治療業務、互聯關護及醫療信息化業務和健康生活業務三大模塊,致力于研發并提供全面的醫療保健解決方案以為用戶提供物超所值的保健服務,其銷售和服務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
東軟醫療成立于1998年,以影像設備為基礎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數字化醫學診療設備、MDaaS平臺、設備服務與培訓、體外診斷設備及試劑業務線。東軟醫療依靠自主研發,不斷引領國產醫療設備邁向卓越與高端。截至目前,公司產品歷史裝機量達40000余臺,已累計銷往全球110余個國家和地區。
萬東醫療始于1955年,于1997年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055),國內大型醫學影像類設備服務商,專業從事影像類醫療器械的研發、制造、生產及影像診斷服務,解決方案涵蓋MR、CT、DR、RF、DSA、乳腺機、超聲診斷產品、移動式影像產品、移動體檢車、遠程醫學影像服務以及影像云技術服務,其普及型射線產品和DR產品在國內市場占主導地位。
安科成立于1986年,是國內領先的大型醫學影像設備提供商,專業從事大型醫學影像設備及微創治療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主要產品涉及CT、磁共振、X線攝影系統、微創治療設備等,是國內首臺MRI、螺旋CT、移動式CT、乳腺X線機、神經外科手術導航系統等醫學影像設備(系統)研制企業。
明峰醫療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專注于醫學影像設備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國內醫學影像領域CT產品線較為齊備的企業之一,能夠生產高端CT和PET/CT的醫療器械企業,銷售網絡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800余家終端醫院,并出口至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安健科技始創于2002年,全球X線設備核心制造商,國產數字化X線機領域的佼佼者,是實現X線機三大核心部件技術(探測器、X線球管、高壓發生器)與整機研發制造技術全產業鏈自主可控的醫療高科技公司,業務覆蓋全球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產品涵蓋C形臂、乳腺DR系列、移動DR系列、動態多功能胃腸、彩超診斷等。